高質效的教育培訓是打造“四個鐵一般”檢察鐵軍的重要保證。為進一步拓寬干警知識儲備,強化干警綜合素質,提升干警業務能力,打造過硬檢察隊伍,江西省檢察機關教育培訓部門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中心,以學員為主體”,通過強化培訓需求調研,科學設置培訓計劃,創新培訓模式、優化培訓師資等舉措,不斷提升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訓效果明顯,得到了參訓學員們的好評。
一、強化培訓需求調研。江西省檢察教育培訓部門把掌握干警實際培訓需求作為提升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切入點,全面開展培訓需求調研。一是赴部分市院和縣區院開展教育培訓專題調研。根據各地教育培訓實際情況,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市分院和基層院作為調研對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開座談會、以及個別談話等方式,詳細了解干警在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工學矛盾、實際培訓需求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二是赴崗位培訓實體班開展調研。每期崗位培訓班,省院教育培訓部門都及時派員開展督學和檢查工作。通過與各地學員代表座談交流,全面了解該培訓班次在培訓內容、培訓師資、授課形式、班級管理和服務保障等方面的情況,對于學員所提的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及時做好記錄,為今后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培訓質量奠定基礎;對于能立馬整改的問題,如培訓管理、服務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時與跟班負責人溝通,立行立改,不斷提升學員培訓滿意度。三是做好線上培訓效果調研。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線上學習培訓成為一種經常性模式。省院教育部門結合實際,科學設計“問卷星”內容,主要包括對授課內容的評價、授課教師的評價、授課方式的評價以及線上培訓的意見建議等,全面了解線上培訓效果,為進一步提升網絡學習培訓的質效提供方向。
二、科學設置培訓計劃。培訓計劃的科學性直接影響培訓的最終成效。江西檢察教育培訓部門把科學設置培訓計劃作為提升教育培訓針對性和有效性的重點內容。在全面做好培訓調研的基礎上,科學合理設置培訓計劃。一是把握培訓重點。一方面把政治建設融入業務培訓,突出政治建設具體化。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提出的“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指示精神,通過到井岡山、瑞金等紅色教育基地和小平小道、方志敏烈士墓等紅色教學點開展黨史、檢察史和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業務培訓突出指導性、針對性和實戰性,邀請具有實踐厚度的業務骨干進行講學,從實戰操作層面不斷提升學員辦案能力和水平。二是豐富培訓形式。培訓形式力求實效,以講座為主,并根據內容需要和對象特點,增加案例教學的比重,同時輔助采用現場教學、研討座談、訪談沙龍、微課程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培訓方式,增強了教育培訓的吸引力,提升了培訓工作的實際效果。
三、創新培訓模式。過去單向講授式、滿堂灌填鴨式、簡單粗放式的培訓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檢察事業發展的需要,難以滿足新時代檢察干警個性化的培訓需求。江西省教育培訓部門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和新需求,以創新培訓模式為著力點,不斷提升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實施“訂單式培訓”模式。結合各業務條線實際,省院教育培訓部門主動上門同業務部門交流座談,掌握其培訓需求。如在開展民法典學習時,針對民行條線學習更專業更深入的實際需求,向知名高校的民法典專家約課,推動我省檢察系統民行條線民法典學習更加深入。二是積極運用“互聯網+即時培訓”模式。信息化時代為提供“短、平、快”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了極大便利。針對一些具有即時性、亟需性的檢察知識、技能以及指導性、典型性或參考性案例,江西省院教育部門充分發揮互聯網快捷、便利等特點,通過錄制微課程或遠程視頻形式開展培訓。如對于高檢院指導性案例、典型性案例和江西省院參考性案例以及其他干警亟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及時邀請檢察專業或業務骨干進行解讀,錄制微課程,并上傳至內網“教培視窗”,供全省干警下載學習。三是探索開展行動學習培訓模式,以檢察人員素能短板和帶有普遍性的實際問題為主題,采取標準化小組團隊學習的方式,按照“提出問題—反思—總結—提出解決方案—行動—發現新問題—再反思”的循環培訓模式,實現教學練戰一體化。
四、優化培訓資源。“四大檢察”工作要做深做準,需要干警具備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這對提升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江西省檢察教育培訓部門通過優化培訓資源來實現這一目標。一是實施“派出去”和“請進來”策略。對于省內培訓資源相對薄弱的環節,一方面實行“派出去”,組織相關條線班學員赴省外培訓資源雄厚的高;驒C構開展培訓學習,如組織學員赴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參加專題培訓,不斷提升學員專業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把外部優質資源“請進來”,通過邀請省外高校知名學者或檢察系統業務專家做專題講座以及在崗位培訓班授課等,為學員講授開展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或技能。二是深入開展檢校合作。江西省院率先與省內知名高校江西財經大學建立檢校合作關系,就培訓師資、培訓方式等方面簽署了合作協議,先后與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充分利用高校豐富培訓資源提升培訓質量和水平。三是推進法律職業共同體聯合培訓。充分利用其他司法機關培訓資源,開展聯合培訓。通過同堂培訓學習,干警們共同交流、推動形成共同的判斷標準、價值導向和司法理念,推動了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